
姓名:李晓蕊
班级:数科2202
推免院校及专业:南京师范大学 应用统计025200
一、前期准备:以“清晰规划”破解时间平衡难题
我是在大一下学期末确定保研目标的——当时通过学长学姐分享,了解到保研对绩点的核心要求,也意识到“早规划=少被动”,便提前把目标拆解到每学年。
平衡时间的核心是“优先级排序+拒绝内耗”:首先,始终把专业课学习放在首位,每天固定6小时专注课堂、整理笔记,毕竟高绩点是保研的“敲门砖”,我会利用课后1小时复盘当天知识点,避免考前突击;其次,科研/竞赛选择“精而不杂”,大二确定1个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后,每周固定2个晚上跟着导师做文献阅读、数据整理,竞赛则只参与1-2个与专业强相关的,拒绝盲目跟风报项目;最后,每天留30分钟做“时间复盘”,如果当天某件事超时,次日就适当压缩非核心任务(比如减少无意义的社交),确保每个板块都有推进,不贪多、不拖延。
二、心态与经验分享:与自己和解,给学弟学妹的“避坑”建议
心态调整:接受“不完美”,用“小目标”对抗焦虑
准备过程中,我有过两次严重的自我怀疑:一次是大二期末绩点下滑,担心达不到保研线,每天晚上都失眠;另一次是科研项目卡壳,觉得自己“没能力做学术”,甚至想过放弃。
调整心态的关键,是“不跟别人比,只跟自己比”:1. 接受“不完美”,绩点下滑后,我没有陷入自责,而是分析下滑原因(某门专业课难度大、时间分配不合理),制定“每周补1个章节知识点”的小目标,慢慢把成绩追上来,告诉自己“只要在进步,就不用慌”;2. 用“具体行动”代替焦虑,科研卡壳时,我不再盯着“项目做不出来怎么办”,而是每天花1小时查“类似项目如何解决样本问题”,把查到的方法整理成文档,慢慢找到突破口,后来发现“焦虑的根源是‘想太多、做太少’,动起来就不慌了”。
给学弟学妹的3条建议
1. 尽早摸清“保研规则”,大一、大二就了解学校的保研政策(绩点占比、加分项),针对性准备,比如知道竞赛加分,就不用盲目报无关竞赛,节省时间;
2. 不要“单打独斗”,找2-3个同样准备保研的同学组成小组,平时互相分享专业课笔记、科研资料,面试前一起模拟提问,既能提高效率,也能在焦虑时互相鼓励;
3. 始终留“退路”,不要把“保研”当成唯一出路,准备过程中也可以偶尔花1小时做喜欢的事(比如看书、散步),不用逼自己“时刻紧绷”,心态稳了,反而能走得更远。
(撰稿:李晓蕊 编辑:姬磊 编审:张沂红)